近日,某供應商飛行計劃系統突發故障,導致使用該系統的航企無法編制航班飛行計劃,事件引發各方高度關注。長期以來,計算機飛行計劃系統都高度依賴國外企業。在此背景下,為保障航班運行信息安全,實現關鍵領域自主可控,中宇航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持續推動民航核心系統開發。其研發的EasyGo飛行計劃系統獲得2021年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日前,經過嚴格基準測試,東航決定引進該飛行計劃系統。
研發新一代計算機飛行計劃系統勢在必行
長期以來,飛行計劃系統被視為航空運行系統“皇冠上的明珠”。想要推動該系統研發有兩個難點,一是計算機飛行計劃的引擎必須高效、穩定、準確,二是編制飛行計劃所需要的數據必須具備完整性、準確性。
飛行計劃計算涉及的數據既廣泛又復雜,并對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有極高要求。而飛行計劃系統的準確性、穩定性、可靠性與飛行安全、運行成本、航班正常、旅客舒適度息息相關,對航班運行十分重要。
由于該技術長期依賴國外企業,過去10多年間,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飛行計劃系統一直處于攻堅階段。這不僅意味著在成本上我國航企每年要支付數億元服務費用,也對運行安全的自主可控造成困擾。
縱觀民用航空發展歷程,在行業發展初期,從國外引進飛行計劃系統曾對推動民航業發展起到一定作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系統開始處于后繼乏力的狀態。由于開發時間較早,國外的飛行計劃系統多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產品,其在功能上往往存在一定滯后性和單一性,在客戶個性化需求滿足方面也并不理想。更重要的是,這些系統很難與其他運行系統和數據進行集成。由此帶來的結果是,在編制飛行計劃時,航空公司不得不面臨維護數據缺失、系統集成度不高等挑戰。
當前,我國民航正處在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以智慧塑造民航全新未來,自主研發新一代計算機飛行計劃系統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步一個腳印打好自主創新攻堅戰
近年來,民航局高度重視智慧民航建設,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智慧民航建設的政策、指南,給勇于進行核心系統研發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發展機會。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加快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作為中宇航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曉東擁有30多年大型航空公司運行經驗。在他看來,民航業未來一定需要更先進、更可靠、更智慧的飛行計劃系統。“我們必須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微服務的技術突破,與國內航空公司和行業合作伙伴一起,建設符合我國民航發展的高度智慧化、集成化的飛行計劃系統和運行數據管理平臺。”
早在7年前,從踏上自主創新之路開始,田曉東的目標是就是對標國際一流企業,采用先進的技術平臺,研發出自主可控的計算機飛行計劃系統。近年來,在疫情沖擊、技術封鎖、資金緊張、行業發展受限等不利因素影響下,田曉東經常聽到各種質疑——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自主創新,有機會嗎?值得嗎?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這是一份抹不掉的情懷”。田曉東告訴記者,自己一直想利用專業知識做點兒有意義的事情,“辦成了將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事實上,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壓力巨大。在研發階段,即便多年沒有收入,田曉東也從未想過放棄。多年來,公司將在其他領域賺到的數千萬元利潤全部投入飛行計劃系統的研發中。
解決了資金問題,還需要應對技術挑戰。面對核心技術被封鎖,算法復雜,數據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等困難,中宇航信組建了一支熟悉民航運行業務的算法研發團隊,充分了解航企對飛行計劃系統的實際需求,潛心研究、集智攻關,誓與難題“磕到底”。
七年磨一劍。2021年7月,中宇航信正式發布第一版EasyGo飛行計劃系統,引發行業內外廣泛關注。2022年8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科學家、C919飛機總設計師吳光輝院士和專家組經過深入細致的現場考察、咨詢、交流,給出了鑒定結果:“中宇航信的飛行計劃產品架構和算法先進,運行大數據完整,系統集成度高。產品自動化功能全面,實用性強,且完全自主可控。其云服務、本地化、單機保密版本部署方式更加靈活,可進行模塊化定制,對飛機制造商和航空公司來說非常實用。這是一款由業務團隊主導開發,貼近用戶需求和習慣的飛行計劃系統。”
EasyGo系統編制的飛行計劃
據悉,EasyGo飛行計劃系統采用云計算和微服務架構,集成了全球氣象數據、導航數據、飛機性能、北斗及GPS數據、障礙物數據等,能有效避開限制危險區域和危險天氣,可自動完成最大起飛重量、燃油費和飛越航路費、二氧化碳排放量等計算,還能提供飛行剖面、航線分析報告、特殊機場航線手冊等信息。同時,該系統還可與電子飛行包(EFB)、空地通信、飛行跟蹤、配載平衡、機組管理、動態管理、機務維修系統進行無縫隙集成。憑借全面的功能,該系統不僅適用于航空公司,也適用于飛機制造商、運營商等主體。
“系統、數據集成和系統維護、升級迭代一直是研發飛行計劃產品的難點和痛點。EasyGo飛行計劃系統的優勢在于部署靈活,可以進行航空公司本地部署、云部署、單機保密版本部署,支持中文、英文多種語言,并能及時提供項目實施、技術支持、學習培訓等本地化服務。”在評審會上,一位專家如是說。
迎難而上攀登科技高峰
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容不得半點差錯。
為了確保運行安全,今年1月19日,經過反復比較、嚴格篩選,東航與中宇航信簽署了國產飛行計劃服務合作協議,引入EasyGo飛行計劃系統。據悉,此次合作共涉及中國東航股份公司及其6家子公司,可為近800架飛機提供相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此次合作,EasyGo飛行計劃系統還將為全球首架商業運營的C919客機和ARJ21客機提供主用飛行計劃服務。國產大飛機配備國產飛行計劃系統,此舉標志著我國在核心飛行計劃計算和航路自動規劃等方面取得了關鍵技術的新突破。
EasyGo系統界面
目前,中宇航信已經與國內外12家航空公司簽署了備份協議,累計完成了360多萬份備份和主用真實場景下的飛行計劃服務。“龐大的數據積累和實驗給予了我們使用的信心和底氣。從對比結果來看,中宇航信研發的產品與國外主流系統的準確性、穩定性持平,但計算速度更快,同時在國內氣象、情報數據完整性以及國內航線計算準確性、系統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方面更高。”一位航空公司的資深運控專家表示。
從追趕到并行超越,中宇航信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通過不斷打磨、迭代、完善、優化升級,該飛行計劃系統在相關部門、單位和企業的支持下已經初步建成了基于運行大數據、公有云或私有云的計算、移動平臺,制訂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基于SAAS架構飛行計劃服務的解決方案。通過空地通信網絡和機場區域5G專網,該系統將逐步推動實現空地互聯,與電子飛行包、DCL數字化放行、數字化和可視化航行通告放行包PIB、性能計算和基于AMDB融合智慧運行場景不斷融合。除民航運行場景外,該飛行計劃引擎和路徑規劃引擎還可在航海等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中國智造”產品,中宇航信的飛行計劃產品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近日,巴基斯坦航空、安曼航空以及東南亞部分航空公司對EasyGo飛行計劃系統表現出了濃厚興趣,雙方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深度測試,此舉也將為全球民航安全運行輸出正能量,為民航智慧化轉型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