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樞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顆星星,也是國內首款自主研發、支持全球運行的國產飛行計劃系統的名字。在近日舉辦的第二屆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上,這款由廈門航空(以下簡稱“廈航”)研發的飛行計劃系統就贏得了不小的關注度。
以星宿命名飛行系統,這是中國民航人的浪漫情懷。在第二屆科教創新成果展現場,廈航總信息師王洪建向記者介紹了這個系統背后的故事以及廈門航空的數字化發展歷程。
核心關鍵技術實現國產替代
3月23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人聲鼎沸。這里是第二屆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的舉辦地,約100家參展單位正在通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向參觀者展示民航領域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和創新成果。
第二屆科教創新成果展上介紹產品
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王洪建神采奕奕地向記者走來。作為廈航總信息師,此次他和團隊成員帶來了十余項自主創新成果,包括天樞飛行計劃系統(以下簡稱“天樞系統”)、全球航班監控系統以及飛機健康監控與預測維修系統等。
說起天樞系統,王洪建感慨道:“它給廈航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實現了核心關鍵技術的國產替代。”
說來簡簡單單一句話,背后卻是廈航人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自廈航創立以來,公司領導就一直高度重視技術創新。”王洪建告訴記者,“在天樞系統之前,我們從1996年就開始探索建設中國第一個自主可控的航班運行控制系統。不僅如此,在航空公司其他核心業務領域,廈航也做了大量的自主創新嘗試并收到良好效果,奠定了廈航自主創新的底色。”
20世紀90年代,航班運行控制技術一直被西方國家壟斷。“購買國外的系統,首先采購成本就很高,而且沒辦法完全貼合中國的實際運行情況。其次,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解決起來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在此背景下,廈航認識到,如果長期依賴國外的系統,自身業務發展未來將受到極大限制。為此,廈航堅定決心,著手研發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航班運行控制系統并初嘗勝果。
同樣長期被歐美國家壟斷的還有飛行計劃系統。早在2009年,廈航經過不懈努力,已經攻克了飛行計劃系統的核心技術難關。然而,受限于底層導航數據和洲際運行算法等難題,彼時的飛行計劃系統僅能滿足國內和近洋飛行計劃的制作需求。隨著廈航逐漸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打造一個能夠支持全機隊、覆蓋全球運行的飛行計劃系統的需求日益迫切。
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與國內飛行計劃系統相比,全球飛行計劃系統更加復雜。其中的難點之一就是要有足夠多的、能夠覆蓋全球的情報導航數據。此外,該系統不僅要在符合各類運行規則的前提下,規劃出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最優航路,還要根據飛機能力、氣象條件、空中航行限制、備降機場和洲際飛行規則等計算出最合適的飛機油量,在空中發生特情時提供計算支持,這些對于跨大洋的航班飛行尤為重要。”王洪建說。
經過不斷攻關,2022年5月16日,天樞系統正式投入生產運行。該系統完成了洲際飛行計劃制作所需的延程運行(ETOPS)、二次放行、空中改航等關鍵技術突破,從軟件設計、核心算法到導航數據都做到了自主可控,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支持全球運行的飛行計劃的國產替代。與此同時,隨著技術不斷完善,天樞系統還融合了靈活航路、高度層燃油優化等創新研究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性能上,相比同類產品動輒十幾秒到幾十秒的飛行計劃制作時間,天樞系統實現國內/近洋地區3秒內制作完成、洲際10秒~15秒內制作完成,快速響應不同場景下的決策需求;同時,其系統分布式架構每秒可支持30次以上的航班飛行計劃并行計算,在數量級上足夠支撐全球民航所有航班的制作需要。截至今年3月,該系統已經累計制作了51萬份飛行計劃,成功保障15萬個航班,包括洲際航班1300余班。
天樞飛行計劃系統界面
在廈航將天樞系統投入運行并取得良好成績后,又開啟了新的應用領域——面向行業進行產品化推廣。新產品問世,必然要面臨種種挑戰。說起天樞系統的優勢,廈航展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首先,我們對系統操作進行了很多優化。舉個例子,在制訂飛行計劃時,國外的系統需要逐一打開很多網頁才能完成,操作步驟比較繁瑣,但天樞系統將這些操作都集成在同一個平臺上,大大提高了效率,對使用者更加友好。其次,我們對需求變化的響應速度也很快。比如,一旦國內出臺了新的政策,我們可以在最遲幾周、最快數日就更新上線,而國外供應商的響應速度可能要慢得多。”
天樞飛行計劃系統界面
與生俱來流淌拼搏的血液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王洪建告訴記者,“一路走來,廈航始終牢記‘黨的事業、國家形象’這個企業宗旨,按照‘數字中國’藍圖的指引,在智慧民航框架下,全力繪制智慧廈航發展藍圖。”
在王洪建看來,廈航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大潮、扎根于廈門特區這片閩南熱土,與生俱來流淌著自力更生、敢拼會贏的血液,堅持自立自強、自主創新也正是廈航科技工作者不變的追求和基因。
為了將科技創新落到實處,廈航早在2001年就正式成立了信息部;2019年成立了科技和信息化委員會,董事長趙東和總經理謝兵現在任雙組長直接領導;2020年信息部會升格為數字委員會,牽頭推動公司數字化轉型。至此,廈航形成了由科信委統籌領導,數字委牽頭、各單位共同參與的數字化建設與科技創新組織體系,這樣的組織架構設置模式在行業內外可謂獨樹一幟,有力促進了從“數數相通”、“數業融合”到“以數促業”的管理提升。
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先后發布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將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廈航堅決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謀劃新一輪“十四五”發展戰略時,將數字驅動力確定為公司發展三大動力之首,把數字化轉型作為推動廈航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工程。
數字中國,潮起東南。多年來,廈航堅持開放、多元、包容和鼓勵創新,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涵蓋總體規劃、創新研究、資源配置、建設管控、成果轉化、創新激勵全鏈條的科技與信息化管控體系,始終堅持“舍得投入”的方針,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形成持續穩定的保障機制。
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廈航將繼續砥礪奮斗,以數字化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